首页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5-08-29  点击:

7月12日,由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协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发展学科——民族学、国家民委新疆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文科基地新疆农牧区社会转型研究中心承办的“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民族学、生态学人类学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加。

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世杰教授,中国民族学生态民族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色音教授分别致辞。王世杰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生态人类学理论前沿、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以及生态人类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领域研究的路径等展开深入的学术探讨,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色音表示,生态人类学是连接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分支学科,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生态人类学更加凸显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绿色转型,这为生态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厚土壤与时代命题。

主旨发言环节,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湖北民族大学罗康隆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冯雪红教授、新疆师范大学罗意教授分别以《人类适应新论》《从聚落“七字”到生态文化“四观”再到人类社会的“三生”》《生态人类学发展反思》《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回顾与前瞻》展开对新时代中国生态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新疆师范大学崔延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祁进玉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陈祥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舒瑜副研究员分别以《生态人类学视域下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从新疆甜瓜谈起》《甘青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青稞酒文化关系初探》《帕米尔高原游牧民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从“广义人文关系”理解地方生态文化实践——兼论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生态人类学前沿问题展开精彩发言和分享。

平行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方性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与牧区社会发展”等主题,从理论与实践多维度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

闭幕式上,怀化学院罗康智教授、内蒙古大学孟和乌力吉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陈祥军教授、中南民族大学白云飞博士分别就各平行会场的发言作了总结,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罗意教授致闭幕辞。

本次研讨会展示了生态人类学领域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对推动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以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

快速链接

联系我们

行政综合、本科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4  党建:0991-4164796  研究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3

学生工作:0991-4112642   建言献策邮箱:xjnulsyshxy@163.com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师大历社微信平台

版权所有 @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新ICP备100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