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青春铸魂】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学子扎根茫丁乡:用脚步丈量民族团结,让论文生长在乡土间

2025-07-11  点击: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精河县茫丁乡的生动实践。由张欣副教授带队,研究生刘妍、赵果,本科生赵俞泉、黄光肖、刘秉桂、巴·巴特欧其尔、阿燕·瓦力汗组成的学生团队,于2025年7月1日至8月15日,扎根茫丁乡,用脚步丈量乡村变迁,用专业视角记录时代脉动,在广袤的边疆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乡土情怀与责任担当。

聚焦村落百年变迁,感受乡村振兴脉动。实践团队深入茫丁乡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从细微处着手,系统调研村民的“衣食住行”变化。他们关注村民的生计方式变迁、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力图勾勒出茫丁乡社会经济的百年发展轨迹,亲身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乡村落地生根的强劲脉搏。每一次访谈,每一次观察,都是对这片土地发展活力的深度解码。

守护文化根脉,探索创新发展。茫丁乡丰厚的文化底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团队关注的重点。队员们深入探访,细心记录当地的民风民情、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他们不仅致力于挖掘和保存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更在实践中思考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茫丁乡是观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窗口。实践团队特别聚焦当地的“互嵌式村落”,深入挖掘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感人事迹。他们用心倾听,用情记录,旨在讲好茫丁乡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从国家政策引领、地方文化积淀、基层群众实践等多个维度,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密码,为完成学校重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寻访行动》积累扎实素材。

扎根基层实践,奠定学术基石。此次茫丁乡之行,远不止于一次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们怀揣着明确的学术目标。本科生和研究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方向,围绕乡村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这些第一手的鲜活资料和深度思考,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位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切实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术理念的关键一步。

情怀与行动:边疆学子的时代担当。“深入茫丁乡,感受边疆乡村的巨变与活力,记录下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这对我们不仅是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团队成员们表示。张欣老师带领的这支队伍,正是当下中国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将学术追求扎根祖国大地的缩影。他们主动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一线,把论文写在边疆乡村的广阔天地间,写在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里,写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征程中,需要更多像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茫丁乡实践小分队这样的青年力量。他们用扎实的调研深化理论知识,用真挚的情感连接乡土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脚踏实地。广大青年学子当以此为榜样,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快速链接

联系我们

行政综合、本科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4  党建:0991-4164796  研究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3

学生工作:0991-4112642   建言献策邮箱:xjnulsyshxy@163.com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师大历社微信平台

版权所有 @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新ICP备100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