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首页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学院举行“博悟文行,实践真知”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实习分享会

2025-09-18  点击:

2025年9月17日,我院于温泉校区齐学楼A区202教室开展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实习分享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师及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图为田文童老师做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实习总结)

田文童老师首先对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32名同学圆满完成为期九周的实习任务表示祝贺。本次实习覆盖新疆、宁夏、贵州等6省份,涉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宣慰府等12家文博单位。学生在考古发掘、文物清理、博物馆讲解等岗位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宋菀银实习,学习的方向指引

宋菀银同学自大二起,便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参与文物室内整理工作,具体负责PS绘制墓葬图、手绘器物图等任务。分享中,她详细讲述了过去两年多里,利用课余与暑假时间参与实习的成长历程,还特别鼓励学弟学妹多参与专业相关各类实践:“实习能帮助我们明晰行业实际需求,进而让后续在校学习更具方向感与针对性。”

(图为2022-4班宋菀银做实习经验分享)

樊利琴:“触摸真历史,树立使命感

樊利琴同学分享于贵州宣慰府的实习经历,通过讲解工作深入理解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特色及民族团结的历史意义,以生动可感的方式,将宣慰府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与水西地区繁荣稳定中的重要意义,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观众。她提到,直面观众的过程让她体会到文博人肩负的文化传播使命,并呼吁同学以生动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2022-4班樊利琴做实习经验分享)

李雪梅田野考古,我的“诗与远方”

李雪梅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新疆和静县参与田野考古发掘的经历。作为大二学生,她此前已系统学习《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学》《考古绘图》等田野发掘必备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出于对文博专业的热爱,以及对考古工作的好奇,她主动选择迎接田野实践的挑战。初到考古工地,她便真切领悟到:前辈们常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并非一句轻松的描述,背后是考古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与日复一日的坚守。分享末尾,李雪梅同学还寄语在场同学:“愿我们都能抛开眼前的‘苟且’,去追寻属于自己专业的‘诗与远方’”

(图为文博23-4班李雪梅做实习经验分享)

三位同学的分享结束后,文物与博物馆学2022-4班班主任娇哈尔·巴克提别克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考古一线发掘的宝贵经验,并鼓励大家:作为文博人,既要拥有“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与定力,更要坚定树立专业自信,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图为娇哈尔·巴克提别克老师做最后总结)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24-5班的王保钊同学在分享会后表示:“本次实习分享会让我受益良多。从老师和学姐们的讲述里,我真切体会到田野考古的艰辛、室内整理的严谨,也更读懂了讲解工作中‘人文与知识相融’的温度。无论是探方发掘、文物绘图,还是与人沟通讲解,都让我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期待今后能积极投身专业实践,在实习中锻炼自我、加速成长。”

本次实习分享会以“实践真知”为核心,通过多元视角的案例分享,深化了学生对文博行业的理解,促进了专业精神的传承。学院将持续搭建实践交流平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文博人才培养。

快速链接

联系我们

行政综合、本科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4  党建:0991-4164796  研究生教学管理:0991-4112643

学生工作:0991-4112642   建言献策邮箱:xjnulsyshxy@163.com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师大历社微信平台

版权所有 @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新ICP备1000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