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侯明明 |
职称 | 副教授 |
最高学位 | 博士研究生 |
导师层次 | 硕士生导师 |
现任职务 | 文博实训室主任 |
办公室 | 文科三号楼106 |
电子邮箱 | hmm2021@xjnu.edu.cn |
办公电话 | 无 |
主要研究领域 | 丝绸之路考古、佛教考古 |
主讲课程 | 《考古学通论》《石窟寺考古》《中国美术史》 |
学习经历 | 2007.9-2011.6: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2011.9-2014.6:西北民族大学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6.9-2021.6: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4.9-2025.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访问学者 |
工作经历 | 2014.6-2016.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室 2021.9至今: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主要科研项目 | 1.主持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汉-五代时期于阗墓葬中的中原文化因素研究”(2021.12-2023.12) 2.主持“2022年天池博士”人才项目(2022.2-2024.12)。 3.主持新疆师范大学“十四五”重点学科招标项目:“汉—唐时期龟兹地区墓葬与中原文化关系研究”(2023.11-) 4.主持“2023年天山英才-社科普及创作人才”项目。(2023.12-) 5.主持新疆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古代佛寺研究”(2024.6-) 6.主持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24.6-) |
代表性论文 | 1.《吐峪沟半白半黑人骨像“摩尼教说”驳异》(第一作者),《吐鲁番学研究》,2013年第2期。 2.翻译《回鹘医学与回鹘文本〈医理精华〉考释》(第二作者),《吐鲁番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新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初期的贡献》(独著),《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4.《唐代龟兹艺术研究》(第一作者),《唐史论丛》(CSSCI),2021年第1期。 5.《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第二作者),《新疆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21年第6期。 6.《古代新疆尉头地区佛教故事塑像及相关问题研究》(独著),《法音》,2022年第8期。 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考古学通论〉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以“元代也迷里古城遗址考古”为例》(独著),《西部蒙古论坛》,2022年第3期,第3-9页。 8.《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螺旋首铜臂钏的发现及来源》,(第一作者),《文博》(北核),2023年第2期。 9.《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研究》,(第一作者),《青海民族研究》(C扩),2024年第2期。 |
专著教材 | 无 |
主要获奖与荣誉 | 2022年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23年新疆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4年新疆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4年新疆师范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
备注 | 1.主持策划大型展览; (1)《彬彬中华 辽元西境——也迷里古城遗址展》(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博物馆主办,2023年) 2.参与策划展览: (1)“西域历史的记忆”(改陈)(新疆博物馆主办,2015年) (2)“舞动生命 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展”,(新疆博物馆主办,2016年) |